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16:28 3
——开启语文学习的奇妙之旅
1. 学会23个声母,能准确地读音认形,熟练地按规定书写,并能达到背诵、默写程度。
2.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3.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背诵古诗《赠汪伦》。
5. 四、教学目标:
6. 如果过重阳节的情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学生可以选择较熟悉的中秋节说。教师应注意要求学生说完整的句子,不用太长
7. (1)准确认读255个生字,其中正确书写129个生字。
8. 本班孩子虽说经过一年的学前班教育,但我们这里的农村学前班教育毕竟还是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所以他们虽然已是一年级学生了,可是对于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几乎还是空白一片,自制能力、学习管理能力几乎为零。但他们对于新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活泼可爱,好表现自己,也很喜欢打小报告,比如:谁没坐好,谁在玩小东西,谁写错啦等等。因此需要老师耐心、细心地帮助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能较快进入正式、正规的学习。
9. 第四周
10. 教学重点:
11.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进行口语交际。
12. 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13.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14. 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比赛,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15. 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16. 教学内容:汉语拼音共包括13课拼音课和四个复习。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主要包括24个韵母和四声、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以及常用209个音节的学习。教材配有意境优美的情境图,并随图出现相应的短语、句子和儿歌,其中包括要求学生认读的70个常用字。
17. 出示词语:“九月”“古人”“风景”“秋色”“太平”“高”“美” 指读 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生字“景、平”,平舌音“色” )
18. 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19. 五、教学措施
20. 学会观察、记录等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21. 表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2. 口语交际。
23.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一年一度秋风劲”,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凉,五谷票箱,古人认为这一天登高能避灾消祸,长寿不老,因此,我国素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饮菊花茶”等习俗。
24.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5. 能根据拼音正确认读本课“阳、节、古、人、景、色、太、平”等8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阳、古、平、太”。
26. 4小组讨论: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准备为家中老人做些什么
27. 师范读儿歌:仔细听听儿歌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指生答。
28.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能说清寻求帮助的原因,同时学习使用文明用语。
29. 分男女生读 (
30. 刚才,许多小朋友都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其实,如今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老人节。想一想,这一天,我们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
31.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老师指导下描摹“人、太”。
32. 树和喜鹊…2课时
33. 第十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