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05:38 10
1. 审查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是否根据销售订单和市场预测安排生产,生产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是否存在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问题。
2. 根据集团年度重大项目计划,对每个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在项目前期,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预算、招投标文件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检查项目进度、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合同执行等情况;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效益评估和决算审计。
3. 审查融资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包括融资渠道的选择、融资成本的控制、债务偿还能力等。检查是否存在融资风险过高或融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4. (三)运营审计
5. 业务循环审计:涵盖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评估流程效率与风险控制。
6. (2)加强对支出的审计。重点审计各项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检查各种补贴、劳务费的发放,会务费、活动费、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有无乱支行为,设备费和修缮费是否按规定列支。
7. 控制环境评估
8. 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合理分配各审计项目的起止时间,确保按计划推进。
9. 建立与管理层、被审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10. 审查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合规,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重大或有事项等。
11. (一)围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大力宣传全市审计机关在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2. 信息与沟通审计
13. 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组织校长、会计等认真学习《审计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省、市颁布的内部审计规定,提高各校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对加强内审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教育内审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教育审计职能,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分管这项工作,把教育审计列入重要工作,认真落到实处。
14. (3)检查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有无“小金库”、公款私存和帐外帐,各单位是否严格执行财经法规,有无违纪违规、弄虚作假和损失浪费等行为。
15. 配合做好信访工作,对人民来信反映的有关经济问题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16. (二)配合纪检监察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检查
17. 审查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贯性,关注是否存在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问题。
18. 检查集团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机制,是否定期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评估。
19. 三、主要措施
20. 二、审计范围
21. 财务审计:重点审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财务流程的合规性。
22. 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各种风险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越来越引起重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保证银行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过程中实现安全运行的现实需要,但实际情况是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得不到员工的理解,被审计者往往对审计工作存在排斥的心理。此外审计工作的着眼点还停留在对具体业务操作的监督上,这与银行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23. 审查集团内部各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销售、投资、融资等环节,确保集团运营活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内部规章制度。
24. 技术支持:利用先进的审计软件和工具,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25. 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
26. 人员安排
27. 五、审计方法
28. 现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
29.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途径
30.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现价值增值。商业银行与其它类型银行经营目标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在商业银行运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加强商业银行运行风险识别和控制,对于商业银行运行风险不仅需要注重事前控制,还需要注重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将风险控制落实到商业银行运行始终。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增强银行内部监督有着积极影响。商业银行需要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综合分析,找寻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使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科学化、全面化、现代化,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抑制不良腐败风气的滋生,为商业银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31. 资金管理审计
32. 二、工作重点
33. 审查对外信息披露的合规性,确保集团信息披露符合证券监管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
34. (二)发挥审计联席会议作用,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确定年度工作安排,讨论审计问题证据分析及定性,汇报审计问题的整改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加强各部门沟通与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起“组织上联席,工作上联动,结果上联用”的工作机制。
35. 一、经济责任审计类(4个)
36. 内部审计团队由 xx 名审计人员组成,根据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和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审计小组。对于大型审计项目,如集团年度财务审计、重大项目审计,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7. 加强对各校食堂监督管理。今年重点检查各校食堂财务管理是否规范,会计核算是否符合要求,大宗食品是否集中采购。继续对6所外来民工学校,监督其建立食堂账户。对已建立食堂账户的学校,监督其对账户中的伙食收入、伙食支出、成本的核算是否合理,是否账实相符,促使食堂的财务更加规范化。
38.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审计为发展服务”的科学理念,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审计工作推进教育发展、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
39. (一)开展学前教育专项审计调查。了解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总体情况及资金分配情况,是否用于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根据学前教育资金的去向抽查部分幼儿园财务情况,审查专项资金使用规范性和财务合法合规性。关注幼儿园收费管理,关注收费的合理性,分析普惠性幼儿园是否存在额外的变相收费情况。
40. 要充分利用征管软件和税收管理决策分析平台软件的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分析工作。扩大审计抽样范围,强化数据分析效果,降低审计风险,推动内审工作便捷高效,高质量开展。
41.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预期将显著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优化业务流程,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审计方法,拓展审计领域,提升审计效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42. 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做到认识到位;强化管理、夯实基础、质量到位;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成果到位。开展文明审计树立公开、公正、文明、廉洁的审计形象。
43. 审计目标和重点:根据20xx年度下属企业主要负责人人事变动情况,对园林集团下属四家子公司四位原董事长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重大经济决策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以及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财经纪律等情况。
44. 检查销售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关注销售订单的处理流程、发货与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否存在销售舞弊或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45. 重大项目:对集团范围内正在进行或计划开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工程项目、研发项目等进行专项审计,跟踪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成本控制和效益情况。
46. 税收征管方面应强调税收征管职能审计,重点审计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预征和清算、存量房的'管理及评估价格调整情况;财政资金项目的税收管理情况;营改增后各项税费附加的征管情况;所得税政策执行情况;欠税上线管理等情况。
47.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48.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搞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
49.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内审队伍建设
50. (一)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认真执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做到凡“离”必审。同时加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关口前移,变审计发现型为预防型。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尝试实行经济责任审计预告制、工作联系制、情况报告制、跟踪落实制、结果公告制等。
51. (三)利用社会审计力量,探索社会审计力量与教育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在审计任务与人员不协调、审计任务与专业不协调的实际情况下,积极采用利用社会审计力量提高教育内审质量的办法。
52. 三、管理类专项审计(3个)
53. 3月份、5月份参加省、市内部审计协会组织的20xx年度组织的有关内审业务培训。3——9月份对全区部分学校进行常规财务收支审计。对部分学校进行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54. 一、审计目标
55. 对集团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进行审计,检查资金来源是否合法,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和集团规定,有无资金闲置或资金紧张问题。
56. 现场审计阶段(第3-8周):实施审计测试,包括询问、观察、检查文件记录、重新执行等;记录审计发现,编制工作底稿。
57. 按照“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深化学校改革,促进廉政建设,服务学校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58. 整改跟踪
59. 四、商业银行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对策
60. 结合具体审计项目,有重点地宣传审计机关在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推动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规范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61.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明确审计信息宣传的内容
62. (二)开展三年轮审工作。梳理近几年内部审计覆盖的学校,对三年内未进行审计的学校进行财务审计,审计重点关注被审计学校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财务管理规范与管理、财务收支合规、资产管理及重要基本建设项目和修缮项目等专项经费的管理情况等。
63. 二、审计范围与重点
64. 评估与报告阶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审计发现与结论,撰写审计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65. 运营效率审计:分析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效果,识别浪费和低效环节,提出优化方案以提升运营效能。
66. 确保审计过程中所需的信息系统访问权限、资料获取渠道等资源得到充分保障。
67. 四、内控体系评价
68. 审查采购计划的合理性,是否根据生产经营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数量、采购时间是否得当。
69. 一、年度审计工作目标
70. 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和区纪监、审计、财政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