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05:36 7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1.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 [设计意图]音乐是体验的.艺术,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的。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坐在一起聆听音乐,一起演唱歌曲,一起分析、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角色,调整了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气氛。
3. 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希望同学们嘹亮的歌声能够在学校上空激荡。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教室一起来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4.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 D、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6. (2)这次的演唱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
7. 十大元帅
8. 回顾本课的内容,为了避免活动的单一,根据四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将教材中的歌曲学习过程变成了“探密活动”,让学生、听课教师耳目一新。通过讲故事、唱唱我心中的《国歌》、《国歌》探密系列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场景和探究活动中学习,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很好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为以后热爱音乐文化做好了准备。我根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好奇心强、表现欲高等心理引入课堂,将学生经常参与的考一考、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等活动充分融会课堂中,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学生不仅兴致浓厚,而且体验到音乐活动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可以和它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音乐的信心,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9. 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10. (1)播放军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1. 在体会重音记号在歌曲中时,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困惑怎么去和四年级的学生谈论音乐记号的意义和作用,如果仅仅是讲解知识的话,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听的耐心,也无法真正感受音乐记号的作用。在这个探密活动中就设计了对比演唱的环节,要求学生用有重音记号、无重音记号两种不同的演唱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真正感受歌词的含义和重音记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比起由教师空洞讲解重音记号的意义和作用要有趣,要有意义的多。更何况是由学生自己“探究秘密”而获得的成果呢?因为是自己探究的结果,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是啊!探究,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也不一定是科学研究。四年级的学生也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探究活动。
12. 生:聂耳
13. 每天我们的五星红旗都会在天安门广场和太阳一起升起,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始啦!
14. 下面我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国歌》。
15. B、为什么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
16. “上行”知识是本课的一个新知识点,假如由教师介绍,学生未必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奥妙,而放在歌曲探密活动中,由学生通过唱唱歌谱、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想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等一系列活动,去体会到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听着学生一次次激情昂扬的演唱,看着他们挥动着的拳头,他们是用自己和聂耳的共鸣,表达着心中对侵略者的愤恨,表达着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也让学生在比较演唱中学习了新知识,在体验活动中感受了作曲手法。
17.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18. (1)播放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 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20. (3)军乐的演奏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21. 比较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体验
22. 达到体会歌曲内涵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w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网】
23. 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24. F、唱一唱:加入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25. 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
26. 师:那么曲作者又是谁呢?
2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的口头传授,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学生熟悉、喜欢的各种音乐活动展开“体验”过程,让学生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感受。
28. 课 时:一课时
29. 教材选用: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二课
30. (2)播放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1.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应逐渐培养识的能力,建立音高的概念,所以在设计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32. 师: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33. 探密活动,引导体验
34.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35. 教学过程:
36. 生:五星红旗。
37. 试一试: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问题。
38. 生:老师快讲啊!!
39. 动画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40. 学生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41. C、学生讨论、回答。
42.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是需要适当地爆发的。在前面一系列活动的铺垫下,学生演唱自己熟悉的《国歌》旋律,充满着自豪感。用自己的理解演唱就是对他们更好理解、演绎《国歌》的进一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