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4 01:32 5
1.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2. xx校长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当前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3. 作为学校主管领导,副校长xx是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他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4. 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人工作职责,并指定班主任教师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晨检、午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5. 成立学校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
6. 二、做好宣传动员,实行联防联控
7. 制定方案,精心准备。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应对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组织校医和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做好疫情应对的物资准备,确保应对疫情物资供应。
8. 加强宣传,及时预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及时向全校印发了有关的宣传资料,包括《校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积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保证大众生命健康》,并做到每个教职工及学生人手一份。利用广播和校内专栏向师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师生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学校定期对校园、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进行消毒,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9. 建立制度,完善措施。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有关规定,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10. 畅通渠道,上报及时。一是建立“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零报告”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收集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生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
11. 严格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要求学生餐饮中心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及食品加工操作流程进行食品加工,对食堂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
12. 三、加强对师生管理工作,落实检查制度,作好记录与汇报
13. 进入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形势异特别严峻,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扎实抓好防控工作,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严格考勤制度,建立晨检、午检制度,由各班主任每日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明确原因,如有发热和腹痛、腹泄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就医,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上报学校。随时观察班级以及教师情况有类似症状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教师办公室,班级随时消毒从而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14. 四、搞好消毒、卫生工作,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15. 各班除召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题班会外,还经常利用晨会、午会等时间,发动学生从了解病状、预防措施到宣传。
16. 学校教职工一旦有感冒发热立即报告学校,并由校长了解状况,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部门。
17.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烧,先送医院(不要任其返校或要求学校送医院而造成不必要的学生间互动)
18. 每日对学生个人卫生进行检查。
19. 每周进行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20. 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2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2. 告戒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3. 每天进行零报告制度。学校有专人负责每天向教育总支报告学校的情况,做到信息畅通。
24.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25. 全校班级分别举行了以“防止肺炎”的主题班会,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形式多样,收效显著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做好防控工作,为学校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26. 五、下阶段建议
27. 继续做好学生防控甲流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引起全体学生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28. 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进行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29.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蔓延的严峻形势,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是学院应尽的义务,确保全校师生平安度过流行疾病蔓延的严峻时期,是学校的责任。我校认识到位,部署及时,措施得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条不紊。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放控工作逐步引向深入,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30. 一、培训基本状况
31. 鉴于乡村医生是农村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群体特别、责任重大,在培训内容上,我院细心支配,结合培训内容组织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医师对有针对的对乡医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正常冷链运转程序及要求培训;健康档案、九项公共卫生服务、两个系统、重症精神病,慢性病工作实施、危机管理培训;农村卫生政策和卫生体系建设、急诊急救学问、血液生理学问和无偿献血、农村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要点、传染病的防止和报告、农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合理用药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学问,应广阔学员的要求,还增设了微机管理讲解,很受广阔乡医的欢迎。在培训形式上,不拘泥于室内讲授,还分别到各个村标准化卫生室进行了实考察和现场示范,增加学员的感性相识。在培训期间,184位乡村医生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培训班纪律,仔细学习培训班的课程内容,考勤率每次都在95%以上。培训班的课间,授课老师身边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询问请教的学员川流不息。培训班期间,大家就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切合实际的珍贵看法。
32. 二、培训的初步成效
33. 是进一步增加了乡村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培训,广阔学员纷纷表示相识到了做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感谢上级政府对乡村医生的重视。
34. 是提高了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培训内容都是乡村医生最急需的、最好用的,参与培训的广阔学员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35. 是开阔了乡村医生的眼界。在培训期间考察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增加了学员的感性相识。
36. 是促进了市、乡医生间以及乡村医生间的相互沟通。通过培训,不仅搭建了授课老师和培训对象的沟通平台,也为各村的乡村医生创建了一次沟通的脊灰。
37. 是为进一步做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积累了阅历。
38. 三、加强乡村医生培训的几点建议和准备
39. 是建立新农村建设乡村医生培训长效机制,切实搞好乡医培训。
40. 是要科学合理支配培训内容。要从农村医疗工作最急需、最好用的内容入手,创新培训形式,敬重乡村医生意愿,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
41. 是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乡村医生不仅担负着农村基层医疗工作的重要责任,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气,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培训和宣扬,让其立足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2. 20xx年,我院将仔细实行上级要求,切实重视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合理支配培训班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我市乡村医生业务技术水平,培育具有综合职业实力,适应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乡村医生,为广阔农夫群众供应刚好便利、质优价廉、平安快捷的卫生服务,满意农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须要。
43. 成立了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工作,明确了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
44.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以下工作:制定医院感染监控计划、制度和监控措施及医院感染在职培训工作,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定期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完善了每月一次的感控监测以及各科室感控检查的登记。
45. 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如: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检验科等部门、科室的感染监控、质评、漏报追查工作。
46. 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对各种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并认真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换、紫外线灯管擦拭、紫外线消毒等工作的登记、记录工作,收集好相应的痕迹资料。
47. 按照医疗废物处置规范,与市医疗垃圾管理处签订了相关协议,确保我院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规范到位。
48. 抓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收集《中华人民传染病报告卡》。
49. 通过以上工作,全院未发生一例医院感染事件。
50.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面,病例报告少,对医院感染登记表填写不重视。确诊的医院感染临床没有针对性处置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