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2-13 15:42 6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大地曾遭受过无数次的地震磨难。今天,让我们共同铭记那段历史,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平安。
1. 当我看到一个孩子躺在担架上,脸被蒙上一条白布,手紧紧握着,他的父母围在他身边,不断呼唤儿子的乳名但是生命却如此脆弱,这个昨日还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他最爱的父母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2. 还好吗 汶川
3. 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如果我们多一些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如果我们平时多加强相关的生命安全教育,用知识守护生命,许多灾难就可能会消于无形。让人欣喜的是,汶川大地震过后,防震减灾和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很多学校的自觉选择,“珍惜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成了大多数师生的共识。
4. 回想起来,去年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有太多的恐惧、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感动,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汶川尽力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募集、捐款、哀悼……
5. 三分钟 汶川
6. 国家有难,舍我其谁!人民遭灾,我不上谁上!为了灾民早一刻摆脱灾情煎熬,为了在断壁残垣中拯救更多生命,你们再次发扬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再次演绎了载入史册、已凝聚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九八抗洪精神”。
7.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让我们再焚一柱心烛吧,深深地为遇难的同胞祈祷。多年以后,当这场大地震被写进历史之时,当它带来的心灵和身体的创痛逐渐恢复之时,希望:我们自己、以至于我们的后辈,依然能够把这场大地震中的一切的感动和温暖,永远铭记在心。
8. 让我们昂起头,让我们大步向前行,为我们的国家更加昌盛,更加强大。
9. 30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高中校区本次活动不参加,但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老师把平时的每一次课间操出操的过程,每一次大型集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疏散过程、一个逃生过程,熟练地做到有序、安全、快速!
10. 开进、开进,徒步开进!开进、开进,摩托化开进!开进、开进、铁路机动开进!开进、开进、空运空投伞降机降开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因为解放军只有一个信念:早一秒到达灾区,就能多拯救一条性命!谁是最可爱的人,已尽在不言中。
11. 生命曾经是那么美好,可是血肉之躯在与钢筋水泥较量的时候,怎敌它的坚硬,脆弱的生命啊,不能逃脱地震的“魔掌”。
12. 13日10时,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里,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对着电话大声命令:“带上精干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
13. 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平时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从身边做起,消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一旦发现隐患或对安全不利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消除或报警。
14.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疯狂袭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千万灾民望眼欲穿,可美国大兵和国民警卫队的表现又如何呢?直升机象征性投几个沙包就以天太暗为由拉倒了,至于兴师动众驶来的两栖登陆舰,只能算是为新奥尔良的灾民壮胆来了。新奥尔良市警察局长沃伦·利雷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愤怒地表示:“灾难发生后,我们对联邦政府充满期待,可在灾难发生后的头三天时间里,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在灾难发生48小时后,第一批国民警卫队分乘40辆装甲车开进新奥尔良,然而,令我们震惊的是,他们抵达目的地后所做的第一桩事居然是找地方睡觉和打牌!在整整72个小时里,我们没有得到他们的任何帮助。我现在终于明白,我们为什么打不赢伊拉克战争了。”
15. 那什么样的纪念是合适的?我想,这种纪念,既不能过于悲情地让大家重拾悲伤,也不该让人浮华地感觉是在消费悲伤,更不能将悲伤变色变味。而是通过这种纪念,把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帮助灾区人民走出阴影;通过这种纪念,促使每位公众更深入地思考诸如公民社会道德和责任的构建、慈善发展、援助科学化、人性化、长期化等深层的东西;通过这种纪念,让人性之美能凝为稳定的道德信念,让善与博爱长久地嵌入人心,而不是,总靠灾难去唤醒人类精神深处最可贵最真实的情感,总靠灾难去激发人性之美。所以在今天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过去我们对物质主义、精神颓废、短视狭隘、人际冷漠以及各种良心泯灭和缺德行为,只能报以无奈的宽容乃至最终的麻木,那么正是这个赈灾过程中新形成的主流价值观,才唤起了深藏于我们多数人内心的良知、爱心、道德追求和道德热情,现在这些你还留有多少?而当初地震所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那些心惊胆战的恐慌、撕心裂肺的悲痛、抑或是瞬间温暖的感动,改变我们什么,让我们懂得什么?现在这些“什么”你还珍惜着吗?
16. 今天在这里,当我们不再把当时的一个个让人潸然的故事一一重新提起时,我们依然不能忘记的是,在这个本来应该是鲜花盛放的5月里,在像今天这样的温暖灿烂的阳光里,曾经的灾难和死亡。
17. 同学们,老师们,以生命的名义去学习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知识,以生命的名义而熟练这种常规性、制度性的演练,以生命的名义来重视身边的安全隐患,绝不懈怠!绝不儿戏!!
18. 为普及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要求以班级学生为单位,由各班主任组织进行防范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主题宣传教育。同时由学校办公室、团委负责制作防范自然灾害的展板,每位学生务必自己抽出时间前去食堂前的宣传橱窗观看、学习。
19. 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与补给一时难以到位,可透过央视直播画面,先期到达的解放军官兵不计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身影,全国人民真切感受着、感慨着:你们———最值得人民尊敬的你们,特别听指挥,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承受,特别能战斗!国难当头,你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20. 2008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惊人的一幕灾区人民虽然还没有完全得到充分的物质待遇但只要我们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没有度不过的难关,没有战不胜的苦难,中华儿女一直都是不屈不挠的,我还记得温经理在灾区说过的一句话“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国都得到了来自世界的帮助,救援仍在继续我们真诚而热衷的灵魂仍在继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座理想中的城市会再才展现在我们眼前
21. 地震发生的这一切都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
22. 2007年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公布了一组惊人的数字,过去一年全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而调查显示,在所发生的各类校园事故中,45%的事故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有80%是可以通过教育、防范和加强管理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
23. 【题记】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端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感受性的强度如何。——叔本华公元2008年5月12日,历史会记着这一天。在古老的中国,在著名的巴蜀大地、天府之国,汶川等地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据说,该地震之烈之惨,尤甚于上个世纪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经年罕见。一场也许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在晴天白日降临了。广播电视报纸 *** ,每天滚动推出抗震救灾的消息,以及死伤、和经抢救得以幸存的人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一下子聚焦于汶川——这个以前并不显眼的川中县城。这样一个劫难,很容易使我们的思绪回到去年腊月那场漫天的迷茫风雪里。灾难接踵而至,民情却愈挫愈奋。如果说一场灾难使我们民族失去许多,那么在失去的同时,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我们看到了民心的向背,民族的团结,人们的悲天悯人情怀。生命在那样一个瞬间,显得无比脆弱,也无比高贵。因为生命的脆弱,我们呼唤坚强;因为生命的高贵,我们看到一个尊重生命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屈不挠、不可战胜的。“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川中苏轼早在1000年前以为古之豪杰之士莫过如此。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如果因为灾难使我们更加团结,更加人道,更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和心灵,也就符合了天地之间的“赔偿律”。无论在主观或客观两个方面,一个民族越接近于痛苦便越远离于堕落和衰败,反之亦然。在一个长达2000余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里,我们或许沾沾自喜于已经取得的文明和进步,我们太容易骄奢和满足了,我们许多的成就,都是来自于与天斗与地斗,我们近代以来的每一次跨越,是以很大的牺牲和代价来交换的。我们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地思考,如果人与天地能够更和谐一些,我们会避免一些高的成本,我们为什么非得用无数生命的代价,来换取我们的良知和觉醒不可。近些日子以来,全国民众,乃至我们地球村的很多村民们,都对死难的川中人民,尤其是对那些老人和小孩的罹难,报以极大的同情,也纷纷施以援手,捐款捐物,一次再次。是的,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朵,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生命的灿烂就凋落了,他们还没有领悟到生命中的许多精义和美好,甚至连朦胧的概念都没有,就这样在母亲的怀抱里,或者在亲人的召唤声中,悄然远离尘世。生命原是如此来去匆匆。这是我们地球,这个巨大的机器出了故障,只是某些个零部件的问题,就这样,已经叫我们人类大不堪。这已经是相当大的灾难了。大灾之后有大爱,大爱来自于全人类。在地球这艘小小的宇宙渡船上,我们都是巨大时空里的瞬间过客。我们相互搀扶着渡尽劫难。可是,仅仅有爱是不够的,仅仅因为对灾区的悲悯之情,是不够的。更有甚者,我们对身边的物事熟视无睹,对自己的责任和良心,对家乡的建设也没有竭尽全力,而遑论我们原本善良,济人以急。川中需要重建,民族精神也要重铸。我爱川中人民,更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我为赈灾出大力,更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尽我所能,为芜湖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不敢奢望,一个不爱家乡的人,他能够热爱全人类。爱,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表示的,爱在生命的每时每刻,方方面面。如果通过这场灾难,我们能够感受一些生命的尊严和高贵,我们化悲痛为力量,能够更好地做一个大写的人。那么,对这场灾难的降临来说,也不全是坏事。反之,如果我们因为天有不测风云,而滋生一些祸福无常,及时行乐的念头,那倒真真确确是整个民族的悲剧,也使我们的赈灾、捐助和抢救、声援,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该来的迟早会来,该去的就要过去。其实生命的全部意义,本就是在破坏和重建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点。我们不仅要建设和谐社会,也要建设和谐的天地人。我们在尊重人的法则面前,还不能忘记了自然法则。而人的法则,原只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在大灾面前,我深深体味着先哲康德的名言。我们怀抱敬畏之情:一者,对我们头顶的星空;二者,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24. 截至昨晚10时,以成都为中心,解放军各军兵种紧急投入抗震救灾的第一梯队约3万官兵,已在方圆300公里的重灾区争分夺秒救人,所有的重灾区均已被解放军抗震救灾部队覆盖。2万后续官兵正昼夜兼程向灾区集结。除此之外,另有5万包括海军陆战旅、二炮导弹旅在内的抗震救灾官兵正采取不同方式向灾区开来。“未来数天内,投入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将达到10万人。”(温总理语)
25. 去年的今天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四川的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它波及之广,破坏之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在过去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需要感念、铭记、追忆和思考的东西很多。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或正在进行着各种纪念活动。这对于人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坚定信心、加快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6. 每次听到电视里那些被废墟掩埋在下边的人们痛苦的呼救声和看到那些刚出生就没了父母亲成了孤儿 的孩子们心灵上的疼痛一次又一次的向我袭来,多想帮帮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
27. 天灾无情,人类无法抗拒。飓风、洪水、冰冻、地震……种种天灾的无情和损失,都可以最终化为电脑屏幕里的“科学数据”。而种种客观的“科学数据”,往往都已是痛定思痛的回头总结,往往都已付出了无数条鲜活生命的沉痛代价。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总结、检讨。而人的智慧总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
28. 拿“九八”抗洪比,拿今春抗雪灾比,是作纵向对比,有人(譬如部分年轻的网民)还不那么信服,还存有些许疑虑。那就让我们对中美军队在抗灾中的表现作个横向对比:
29. 每一片生命的绿色,都需要细心呵护。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做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2009年5月7日-13日)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一日一小练,一月一大练”的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让生命安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切实减少悲剧的发生,我校将积极响应号召,现在我就高中校区开展“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提三点要求:
30. 所以,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当我们将悲伤短时间内淡忘时,我们要永远懂得对生命的崇敬和感谢、对生命的敬畏和期盼,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当我们将悲伤短时间内淡忘时,我们更应该把它化作我们行动的力量,重新梳理从地震中延伸出来的精神财富,将爱的主题、民族的凝聚力等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地传承下去。
31. 打虎亲兄弟、上阵子弟兵。汶川、茂县、绵竹、都江堰……千万解放军官兵,人民关注你们,感谢你们,你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零八”抗震救灾壮举,将再次铸就中华民族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英雄史诗。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这一次,还是解放军。
32. 我们没有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却感动了每一个人的灵
33. 今天,5月12日。初夏的这一天,永远是个纪念日。
34. 魂,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有多少,无亲无故的又有多少,但我只知道,每一个生命曙光
35.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让我用一首诗《还好吗?汶川》和大家一起来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36. 亡者安息,生者奋发,虽然苦难和悲伤刻在我们心上,但生活总得继续。
37. 灾难和死亡最是无情。但是灾难同时也是考验人们灵魂的最好见证,汶川大地震中,那些体现人性中最美好光辉的事例,不断地给我们的灵魂以洗礼,在那个危难的时刻里,我们大家荣幸地看到了中国人团结成远比以往更为结实的一股绳子,而且我们自己也成为了这股力量中的一份子。经历了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历经了巨大的悲痛之后的坚强和不屈,当然还有震后重生现实和希望,都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也懂得付出和给予,还有来自于血脉深处的团结和奋进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毫不犹豫地成为大家行动的一种准则,当四面八方的爱涌向汶川的时候,我们懂得了不抛弃和不放弃的坚持的可贵。博大的关爱之心,不屈的民族的凝聚力,成为战胜各种困难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成为见证国民意志、国民素质、国人品德的温柔的感动。
38. 在地震爆发后的当天年过六旬的温总理再第一时间内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工作的积极他的温和他的善良时刻打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灵我们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捐上了自己的血汗钱全国各省的人民都积极要求参加救援支队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灾区参加救援工作
39. 电话那头传来某集团军军长许勇嘶哑的声音。几个小时前,这位将军率领一支30人的先遣队,冒着余震频频、山体滑坡的危险,于大雨中突入这次地震的中心汶川县映秀镇,并已经救出300名伤员。
40. 为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初中校区将在5月12日下午50—
41. 什么叫真正的人民军队,什么是危难时刻最可信赖的人———对今天的年轻人,没有比较,也许认知还不是那么清晰。
42. 人的生命在自然灾害前,显得那么的渺小。地震毁坏了人们的家园,高楼大厦瞬间倒塌,亲人一去不返,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但自然的灾害并没有击垮生活的勇气,带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关怀,倒塌的楼房再建起来,失散的亲人再聚起来,人们的生活中又有了欢声笑语。正是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热心的捐赠,温暖的问候,使一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家庭,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和生命力所在。天佑中华,天佑汶川,我们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在灾难面前毫不畏惧,一同建设美好的幸福家园。
43.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害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救死扶伤、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44. 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我
45. 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坐繁荣昌盛的城市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然而地震留下的巨大损失还在延续。灾区人民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
46. 这次大地震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爱的奉献,在朴素的面孔后,曾经跳动着同一旋律的心旋,让我们为灾区尽一份微薄之力,在非常时期,考验的更是我们的团结一致,地震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那些灾区人民振作起来,带他们走出那片疼痛哀伤的土地,如幸福之船撑出伤心之河,地震来势汹汹,但震不住我们牵手的力量的共同的决心!
47.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被解放军官兵从断壁残垣中救出来的受灾民众,来不及擦去身上的血污喜极而泣……
48. 汶川地震周年祭 我们该做什么?
4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50. 有比较才能分高下。解放军在人民危难时刻敢顶、敢扛的战斗能力,只是广大读者所能直接感受到的能力。相对隐蔽的另一种战斗能力是招之即来的“快速反应”能力,包括指挥调度能力,集结投送能力,后勤保障能力,信息通畅能力等等识者所知,救大灾犹如打大仗、硬仗,解放军汶川亮相,其能力和战斗意志,直接检验新时期中国军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之进步,展示和印证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之阶段性成果。强兵佑国,解放军能力之强,民众未必人人感同身受,但我们的“对手”一定深切感受到了并不断感受着……
5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我们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彻心扉的时刻。80级强烈地震!就在那顷刻之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多少田园、厂房、学校、公园夷为平地,无数个幸福的家庭顿时支离破碎,上万个鲜活的生命长眠于废墟之下……
52. 12大地震它是生命的劫难,更是我们民族永难忘怀的心理创伤。民族在哭泣中进步,国家在反思中提升政治文明,而人性的力量、生命的尊严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长。纪念的初衷因此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寄托一个民族的悲情,一个民族的反思和一个民族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