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4-12-14 20:35 7
1. 译文: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3. 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4. 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5. 译文: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6.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7. 译文: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8. 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9. 译文: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10.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11.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12.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3. 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4.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5. 译文: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16. 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17.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18.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19.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0. 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21. 不以物挫志。
22.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23. 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5.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6.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27.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8.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9.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0.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1.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2. 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3. 译文: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