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10 20:44 15
教育的火炬,照亮未来的星辰!
1. 现如今,很多父母总是把“他还是个孩子”挂在嘴边,貌似孩子永远没长大,即便犯了错误也是由父母来背锅,不想让孩子受到半点伤害。殊不知,“惯着”可不等于“保护”。
2. 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需要把一部分的教育权利从学校老师的手里抢回来。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在家庭中正确引导孩子呢?
3. 第6把刀: 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
4. 不管你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培养有幸福感的孩子,生活同样需要充满仪式感。仪式感可以体现在放学回家后的一个拥抱、一顿丰富的早餐、一句睡前的晚安,还可以是一个周末的**。
5. 第4把刀: 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
6. 孩子在成长,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的尺度,理解与尊重的重要。如何与孩子谈话?这里有几个建议:
7. 家长朋友们,孩子学业成长的过程,有风有雨还有阳光,我们要坦然面对,没有不变的 社会 ,只有我们对孩子不变的心。
8. 但是,不管挑战有多大,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18岁以前你不管,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的孩子发展状况。
9. 夫妻双方管孩子,只要一个在管,另外一个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准插,不管对错;目的是维护权威;
10. 我作为家长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与他的老师密切来往。我知道尊重孩子的老师也是在尊重我自己,同时我在赢得未来。
11. 不再把超越的希望一股脑儿压在孩子身上。所以学会加压,适当减压,不能没压,科学用压。不要把三代的压力交给孩子。
12. 家长朋友们,我们首先需要的是 健康 的、快乐的、幸福的孩子,然后才是成人的、成才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上天为每个努力的人都准备了一扇窗户,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13. 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满怀热情和梦想,是否科学做家长、理性做家长,而不是以“父爱母爱的名义”,在有意无意中伤害我们的孩子,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呢?
14. 所以现在,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要约束自己,自己也要成长。比如生活态度积极、热爱工作、喜欢学习新知识等等,自己成天牢骚满腹、东溜西逛,指望孩子努力拼搏积极进取,这种教导没有说服力。
15. 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于提醒孩子父母爱自己这件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爱的陪伴下,孩子将更热爱生活,更善于表达,更踊跃地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慢慢体会到自我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意义。
16. 最近发展区理论: 别老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
17. 家长会就是教育者的大聚会,家长是我们老师对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来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还能指望别人上心?老师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远了。
18. 压力与工作绩效成一个倒U型的关系。压力太小不利于激发人的动力,压力过大又使人被压抑,导致不能得到高的绩效,所以要有适当的压力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绩效。
19. 教育的先天论和后天论: 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
20. 家长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说在嘴上想在心上,更要体现在长期行动上。
21. 我们许多孩子之所以成绩不稳定,要么是家长加压过度,要么是自我加压过度,都会造成荡秋千。过山车的成绩也不是家长需要的,这种状态看**很刺激,看孩子就要命。每次给孩子提奋斗目标要切合实际。
22. 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住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2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 社会 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24. 第5把刀: 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25. 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虽然我们付出不图回报。我们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感知我们的爱,不要让爱泛滥,也不要什么都以爱的名义。
26. 总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发展的机会,孩子才会慢慢理解家长的苦衷,才会慢慢敞开心扉。
27. 第3把刀: 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28. 我们多纵向比,孩子自己多与自己比,今天与过去比,只要现在的自己超过过去的自己,就应该肯定自己,鼓励孩子。总成绩不够理想,单科在进步也要肯定,这块知识不行另外一块知识相对过去解决了也应该肯定,奋斗目标让孩子目前看得见,够得着,才有希望去努力,跳一跳摘桃子。
29. 我们许多家长朋友,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培养目标是盲目的、教育观念是滞后的、教育方法是随意的、教育知识是贫乏的。
30. 第10把刀: 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31. 多年来我在孩子面前,既有严父的一面,也有挚友的一面。记得2017年元旦我儿子上大学后回来的当晚,我们父子俩平躺在儿子的床上,两个爷们床头胡侃神聊一两个小时,我谈了四个问题:如何把握大学的学业与创业;成绩与活动;恋爱与成家;出国与考研。
32. 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就是对学生的 健康 发展终生负责。他来自家庭,他成长于家庭,将来他也营造更高水平的家庭。
33. 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不要只管现在快活,不管孩子,将来烦恼不断,只要孩子过不好,你一辈子就会牵肠挂肚,这就是父母!
34.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喜欢用“你不可以这样、那样”,“你要学会怎样怎样”等字眼,而同样的事落在自己身上时,却变成了“放着好的不学,偏偏学我们身上不好的”,脾气再暴躁一些的家长,还会因为孩子顶嘴附送一顿暴揍……
35. 赴会前有机会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老师作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
36. 每一位失败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潜在的根源。
37. 如果真的探讨起来,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
38. 是人都会犯错,大人也一样。父母千万不要揪着孩子身上的问题不放,对自己却放低标准。因为在孩子面前,你们的以身作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更具有信服力。强行为自己洗白,只会让孩子学会撒谎逃避,亲身示范什么是“知错认错改错”,才有利于规范孩子的品行。
39. 之所以我提醒先天论不是强调绝对性,而是告诫家长:鸡窝是飞不出金凤凰的;丑小鸭原本就不是鸭蛋孵出的,是误落在鸭窝的天鹅蛋。孩子走多远,家长先审视自己,当年的读书状况,现在对生活的努力状况,爹妈都不一样,何况孩子!
40. 做不断学习的家长。家长要研究孩子特点、了解孩子学习阶段的情况,密切专注孩子的变化和需求,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真正扮演好合格的监护人角色。
41. 压力与绩效理论: 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
42.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的高度。学生是顶点,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办学的追求点!
43. 对人素质的影响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的主观能动等等。先天论强调遗传,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人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后天论强调环境、教育、后天主观努力对人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44. 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班主任老师说明情况,请假,日后约请老师单独交流,不要错过时机。
45. 如果孩子的暂时发展状况没有我们期待的好,我们沉住气,多正面鼓励,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对他的失望,不然他泄气、破罐破摔的速度比你还快!
46. 第7把刀: 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
47. 当然先天不足可以靠后天努力也能成功,先天过人的,经过后天的影响也有可能堕落!
48.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49.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我常说的“看起点,比进步。”每个孩子知识能力、情商智商有差别,每个孩子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50. 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51. 不过,家长可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我反对家长随意指手画脚。我们和家长是教育的合伙人关系,合伙时间就是孩子在校期间。让懂教育的来从事教育。谁都不应该成为弱势群体,但是谁也不能凌驾为强势群体。
52. 下雪天,在小区看到这样一幕:两位约5、6岁的小朋友在扔雪球,因为太过投入,雪球砸在了一个坐在儿童推车里的小女孩身上。女孩立刻哇哇大哭,两个小朋友仓皇逃走。最后被一旁聊天的妈妈们发现,才赶忙跑过去连声致歉。
53. 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可以表现得很热爱生活。
54. 如果家长一直存有“他还是个孩子”的思想,那最终的受害者一定还是孩子。孩子犯错就该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真切体会到“责任感”三个字。一个不敢承担后果的人,将来注定会在巨大挫折面前受到重创。
55. 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议对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顺。既然我们是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
56. 所以我的体会是: 夫妻关系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大树,是孩子的靠山,没有父母就没有家,更谈不上良好的成长环境。
57.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在 社会 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58. 第1把刀: 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59. 第2把刀: 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
60. 北大清华谁不愿意上?但并非北大清华人人都能上。在努力中实现,在实现中找到成功的感觉,不断的增强自信,才会不断进步。适度的压力是动力。不当的压力是反动力,并非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学会因人而异,适当加压或减压。
61. 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这篇文章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
62. 不久前在一次家长会上他为家长提了三个问题和四条建议,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他强调: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63. 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64. 你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积极乐观发奋自强?
65. 家长要成为学习型家长,家长的学习行为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学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经常在家里打牌玩麻将,也最好不要整日里高朋满座喝酒闲聊的,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66. 我记得我儿子的班主任,第一届当班主任,第一次带特奥班,当时二十多岁,我一直对儿子班主任很客气也很尊重,因为我相信他。我们有的家长朋友瞧不起年轻老师,也不尊重年轻班主任。其实,我们都是从年轻过来的,优秀与年龄不成正比。
67.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说一千道一万,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68. 期待可以随孩子进步缓步增长,但是不能无限期待。有时将这种期待藏在心中比挂在嘴上更有效。我们首先是有保证有一个身心 健康 快乐成长的孩子。
69. 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没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
70.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开花,集中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其他问题时机不成熟则不谈。
71. 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激烈争吵,有问题私下解决;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72. 我做过14年高中班主任、2届年级主任,带完13届毕业生,当了19年的爸爸,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视角来与大家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