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10 15:11 6
沐浴在千年传承的智慧之光下,孝道文化犹如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家庭的和谐与万物的生机。
1.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3.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5. 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6. 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它关系到家庭、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7. 孝敬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并推广到社会各个角落,让孝敬父母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核心价值观。
8.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9. 孝顺父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父母是赐予我们生命和爱的人,我们不能忘记孝顺他们。
10.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1.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史长河中穿越各个时期和地域的一种伦理道德。我们要继承这个传统美德,从小培育起孝顺的思想感情,让孝敬父母成为一种家庭教育、社会文明和国家文化的基础,在生活中多做孝顺的事情,支持和关怀家人和长辈,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美满,让整个社会更加温馨、幸福。寄语读者,珍惜身边人,珍惜幸福生活。
12. 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
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14.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1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6.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7. 孝道为先,家庭和谐,社会安定,万事兴。
18.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9.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20. 孝道宣传标语 弘扬中华孝道,培育文明新风
21.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2.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3.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清)李毓秀《弟子规》
24.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孝顺的心情,即使是再富有,也不应忘却养育我们的父母。
25.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26.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27. 孝敬和判逆之间,介子推为母而死,选择光荣;李魁只身劈虎报母仇,选择德昭后世;香九龄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帮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个有价值的,无愧生命无愧社会的真正的人,人们也会赠与你回报。
28.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29.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30.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1.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32.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33.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4. “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所追求的美德,古人曾教导我们“百事孝为先”意思是教导我们所有善事中孝是最重要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讨厌的东西,要谨慎的为他们去掉。
35.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6.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37.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正如孟子所说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充分说明了孝顺的重要性。
38.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9.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0. 孝顺,出自《国语·楚语上》,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名言警句。
4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今日孝人,明天人孝
42.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43.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44. 父母为生命之根, 师长乃智慧之源 孝亲得福报,尊师开智慧
45. 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一种美德,一种恒久的力量。
46. 婆婆也是妈,尽孝福德大(孝大福也大) 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
47.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48. 书生磨墨,写出最佳孝心;将军挥笔,绘个极美忠心。
49.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50.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51. 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就是教育我们要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好好的孝敬父母,不要成为后人耻笑的对象。
52.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53. 孝顺是保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基石。
54. 要努力让老年人过一个幸福、安宁、保持尊严的晚年。
55.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6.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57.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
58. 从小培养孝顺的感情,不仅是我们作为个人应该做的事情,还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59. 房檐滴水照道流,敬老就是敬自己。 妯娌和好,兴家之宝
60.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61.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 弘扬中华孝道,建设和谐社会
62.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63.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64.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6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6. 忠于祖国,尊老爱幼,关爱家庭,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7. 有人医治老人,千金散尽;有人赡养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为先”;有人恪守“一闯孝义生死关”。有人选择善待老人,有人选择拒绝赡老。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68.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李毓秀《弟子规》
69. 尊老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敬老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
70. 你,一个不愿失去人格,一个不甘平庸,不会腐蚀的你,就做个清纯无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净漂亮,抛开一切污秽,所有自私,学会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71. 有敬父母则家安,有敬长者则国治。
72. 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荣誉。
73.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春秋)《礼记》
74. 孝不仅在言,更在行。作为子女,我们要通过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心。
75.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76.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77.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8.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9.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