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10 15:01 7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这便是“奉献精神”:它激励着无数心灵,引领着勇敢者探索人生的奥秘。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这神秘面纱,探寻“奉献精神”的真正内涵,感受它如何激发人心,引领人生。
1. 光荣的使命呼唤我们勇担历史的责任,火热的时代给予我们实现自我的舞台。
2. 1990年《知音》杂志上报道了湖南随州器子河乡九道小学的一对教师留守山里献身教育的事迹,他们为了方圆几十里的孩子们不荒废学业,他们废寝忘食,奋斗了十几年,使这所几乎废弃的小学校人才辈出,升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而他们六岁的儿子王浩体重只有十三公斤,当时刘玉晶的儿子也是六岁,但体重却在五十斤,作为母亲,刘玉晶当即给王浩寄去了一百元钱,并给王浩父母寄去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长信及衣物,从此,刘玉晶多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份寄挂。
3. 她坚守***人的信仰,一辈子矢志不渝跟党走,一辈子为群众做好事,一辈子保持革命本色。
4. 两个小时。陕北的孩子们家境贫穷,但每年都会给她寄来一包包的大枣,表达他们对刘妈妈的敬意和感激。她把大枣分给邻里及亲朋好友,让他们一起分离这种快乐。刘玉晶的家人和孩子也非常支持她的做法,儿子从小就懂得不浪费一分钱,同龄孩子吃的小食品,他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但他从来没有埋怨妈妈,因为懂事的他知道,还有比她困难的弟弟妹妹在等待妈妈的帮助。2002年刘玉晶的母亲重病住院了,孝顺的她为了更好地伺候母亲内退了,可刚照顾了母亲13天,母亲就去世了,这个打击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也太难以承受了。她内退后每月收入仅有600多元,丈夫此时也失业了,每月255元失业金,一共也就900多元钱,儿子考上大学还需要2万元学费。为了这些孩子们,她擦干了眼泪,打起了精神,毅然走出家门,来到大连市三利消毒有限公司工作,以补贴资助费用的不足。单位里除了她都是男同志,大多数比她年轻,面对新的环境,虽然自己在下乡时腰和腿受过重伤,但她没有退缩,和大家一起爬上爬下,处处走在前头,深得大家的爱戴。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她到辽师大生物系进修两年半,取得了卫生检疫专业证书,拿到了工程师的职称。单位的总经理林福顺也非常支持她从事的公益活动,这更坚定了她坚持下去的决心。当年,签订资助协议时,每人每年60元学费,直到小学毕业,可刘玉晶给每个孩子的却是120元钱,除学费外,她多给孩子60元钱用于生活费,协议规定资助到小学,刘玉晶难以割舍对孩子们的爱,一路坚持下来,这是她自己当初都没有想到的。1995年,当方俊明的事迹报道后,东三省也有很多人与方俊明通信鼓励他,但时至今日,也只有刘玉晶一人坚持到今天。现在,她还资助着6个孩子上学,对其他的孩子,她一如母亲一样牵挂着,给他们邮去各种吃的、用的东西,而自己依旧过着俭朴的生活。在她家,有一封2006年4月9日张波波的来信,信中写道:妈妈,你好!你邮来的糖块和火腿肠我收到了,同学们都问我,你妈妈是做糖块儿的吗?你妈妈是开超市的吗?我把我们之间11年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对我羡慕极了。他们都说我太幸福了,我也想对着川流不息的街道大喊:我太幸福了!这是一个孩子真心的呼喊,这是一个孩子对妈妈的爱的表达方式,每每看到这些,谈到这些,刘玉晶都异常的满足,她的脸上和眼中就有一种异样的光彩,让人为之感染,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毛泽东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刘玉晶以一个普通人的高尚情怀,十几年如一日,始终把这件看似平凡却极不平凡的事情坚持做下来,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她从没有把自己内退,丈夫失业的事儿告诉孩子们,让他们以为自己还在单位上班,过得还好,不愿他们知道真相,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虽然经历了许多,可是天性乐观的刘玉晶已经学会忘记困苦,对于过去自己做过的很多事情,她无怨无悔,对于未来,她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事情。她说:“我下乡时腿被砸断过,我在水库干活时差点被淹,我得过败血症、尿毒症,但我坚持了过来,可以说我捡回了三条命,人只有一次生命,我却得到了三次生命,我要把这三次生命回报给社会,做一名善良的人,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能做多少做多少。”
5. 最大的幸福是经常使别人感到幸福
6. 家住西岗区北京街道的刘玉晶原是一名普通工人,爱人在工厂做厂警,夫妻俩人都是靠工薪吃饭的。婆婆常年患病,住了九年医院,九年间,每天都是刘玉晶到医院为老人送饭,婆婆近年去世,公公也已80多岁了。唯一的儿子大学刚刚毕业,生活实在不富裕。十几年来,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用过一瓶高档化妆品,她却拿出三万多元钱,捐助了十九个孩子上学,帮助了多个困难家庭渡过了生活难关。步入她家,你不仅看不到豪华的装饰,连洗衣机都没有,打开柜子,都是旧衣服,很多都打上了补丁,但柜子里精心保管的厚厚的牛皮纸袋里,记载了刘玉晶十几年来坚实的脚印和充实的人生。刘玉晶是一个富有爱心的母亲,她也非常注重学习,她特别喜欢保尔的那段名言,一直用以勉励自己,真正触动她的是一个小故事:海滩上。落潮了,一些小鱼儿搁浅了,一个小男孩儿一条又一条地拣起鱼扔进海水中,累得满头大汗,一位老者对他说:孩子,你累得这样能救多少鱼?孩子仍旧一边拣鱼一边说:我能救多少救多少。这个故事激发了她的爱心和热情,从此,她就抱定一个信念:要做一名善良的人,一位慈祥的母亲,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尽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 1988年,刚刚30岁的刘玉晶便开始帮助特困生屠振寰,并一直资助了8年。从此,刘玉晶走上了一条奉献之路。 1990年《知音》杂志上报道了湖南随州器子河乡九道小学的一对教师留守山里献身教育的事迹,他们为了方圆几十里的孩子们不荒废学业,他们废寝忘食,奋斗了十几年,使这所几乎废弃的小学校人才辈出,升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而他们六岁的儿子王浩体重只有十三公斤,当时刘玉晶的儿子也是六岁,但体重却在五十斤,作为母亲,刘玉晶当即给王浩寄去了一百元钱,并给王浩父母寄去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长信及衣物,从此,刘玉晶多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份寄挂。山东的李红因生女孩而被婆家赶出家门,李红哭天天不应,娇滴滴不灵,绝望中想到了……刘玉晶不仅寄去钱和信,而且为这个女孩起了一个震耳的名字李赛男,从此她又多一个女儿。 1995年,刘玉晶通过陕西省佳县团委申请资助了十个失学儿童,因工作人员疏忽,误将十个孩子,写成十一个孩子,刘玉晶为这十一个即将失学的孩子寄去了每人每学期一百二十元的学费,有一天,一个叫张波波的男孩来信求刘玉晶也“管管他”,信中说:“刘阿姨,我看到您给我同村的小朋友有学费使他重返学校,您能管管我吗?我叫您妈妈好吗?祝妈妈万寿无疆!”她仿佛看到在荒凉的陕北高原上,一个瘦小单薄的小男孩,伸着小手,缓缓地向她跑来,呼喊着:妈妈,我要读书。于是,她又默默地认下了这个儿子。从此,佳县又有了她十二个儿女,刘玉晶每年不仅要寄去2800元的学费,逢年过节都要给儿女每人20元的压岁钱和礼物。原先只打算资助他们读完小学,现在依然每年2月、8月给他们寄去学费,她要让孩子们多学点文化。同年5月 ,她从《辽宁法制报》上看到了武汉勇救落水儿童而高位截瘫的方俊明,在病床上呻吟了10年,父亲去世,妻子离弃,留下仅1岁的女儿和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他对生活丧失了勇。刘玉晶以大姐的善良心,给方俊明寄去了身上仅有的100元钱,随后又寄去一封长信,支持鼓励他。十年来,她给方俊明及其女儿寄去的不仅是钱和物,而且是最宝贵的精神力量,给方俊明增添了活下去的勇气。每到“六一”国际儿童节、春节等节日都给其女儿玲玲送去母亲的慈爱,玲玲也把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玉晶视为她唯一的妈妈。1998年,四川的潘林、潘月两兄弟,为了偿还拖欠的学费继续上学,两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绑架了村里的小男孩,她马上与报社联系,并及时给孩子们寄去了学费和衣物。孩子们有时写信写到:刘妈妈,听爸爸说您那里有大海,刘妈妈您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长大了,我一定要用自己挣来的钱去看望您!现在,刘玉晶的付出,已有回报。屠振寰大学毕业,在法国发展;大山里的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王浩已经大学毕业了,王浩的妹妹王二毛也上高三了;张波波也在西安电力大学读书;方丽玲也读大学了;潘林、潘月职高毕业后也已经工作了;李红和女儿也很快乐地生活着;她资助的孩子们,有的面临高考,有的在上高中或外出打工。因为她的资助,这些人和孩子们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命运。刘玉晶读完了大专的全部课程,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她的事迹被各新闻媒体报道、传播。她也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学雷锋积极分子”、“辽宁省百户特色家庭”、“省、市双文明标兵”“省、市十佳好母亲”“市‘三八’红旗手标兵”。1998年,她利用假日来到武汉看望方俊明,她推着方俊明走遍了武汉的每一个角落,脚上都磨起了泡,自从方俊明瘫痪后,从来不出门,这一次在刘姐的帮助下,到了原来工作的单位看看,到各景点玩玩,又回到了火热的生活中,兴奋得像个孩子,有说有笑。临走时,她又为方家购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自己除车票外,身上仅剩余5元钱。临别时,方俊明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方俊明视刘玉晶为自己的亲姐姐,是自己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每当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他经常给刘玉晶来电话,接过电话,刘玉晶一听是方俊明,为给方俊明节省电话费,立即让他放下电话,自己打过去,而自己一挂就是
7. 1995年,刘玉晶通过陕西省佳县团委申请资助了十个失学儿童,因工作人员疏忽,误将十个孩子,写成十一个孩子,刘玉晶为这十一个即将失学的孩子寄去了每人每学期一百二十元的学费,有一天,一个叫张波波的男孩来信求刘玉晶也“管管他”,信中说:“刘阿姨,我看到您给我同村的小朋友有学费使他重返学校,您能管管我吗?我叫您妈妈好吗?祝妈妈万寿无疆!”她仿佛看到在荒凉的陕北高原上,一个瘦小单薄的小男孩,伸着小手,缓缓地向她跑来,呼喊着:妈妈,我要读书。于是,她又默默地认下了这个儿子。从此,佳县又有了她十二个儿女,刘玉晶每年不仅要寄去2800元的学费,逢年过节都要给儿女每人20元的压岁钱和礼物。原先只打算资助他们读完小学,现在依然每年2月、8月给他们寄去学费,她要让孩子们多学点文化。
8. 她一生俭朴,却毅然捐出毕生百万积蓄,设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党员和学生。
9. 陕北的孩子们家境贫穷,但每年都会给她寄来一包包的大枣,表达他们对刘妈妈的敬意和感激。她把大枣分给邻里及亲朋好友,让他们一起分离这种快乐。刘玉晶的家人和孩子也非常支持她的做法,儿子从小就懂得不浪费一分钱,同龄孩子吃的小食品,他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但他从来没有埋怨妈妈,因为懂事的他知道,还有比她困难的弟弟妹妹在等待妈妈的帮助。
10. 当年,签订资助协议时,每人每年60元学费,直到小学毕业,可刘玉晶给每个孩子的却是120元钱,除学费外,她多给孩子60元钱用于生活费,协议规定资助到小学,刘玉晶难以割舍对孩子们的爱,一路坚持下来,这是她自己当初都没有想到的。1995年,当方俊明的事迹报道后,东三省也有很多人与方俊明通信鼓励他,但时至今日,也只有刘玉晶一人坚持到今天。现在,她还资助着6个孩子上学,对其他的孩子,她一如母亲一样牵挂着,给他们邮去各种吃的、用的东西,而自己依旧过着俭朴的生活。在她家,有一封2006年4月9日张波波的来信,信中写道:妈妈,你好!你邮来的糖块和火腿肠我收到了,同学们都问我,你妈妈是做糖块儿的吗?你妈妈是开超市的吗?我把我们之间11年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对我羡慕极了。他们都说我太幸福了,我也想对着川流不息的街道大喊:我太幸福了!这是一个孩子真心的呼喊,这是一个孩子对妈妈的爱的表达方式,每每看到这些,谈到这些,刘玉晶都异常的满足,她的脸上和眼中就有一种异样的光彩,让人为之感染,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11. 1998年,她利用假日来到武汉看望方俊明,她推着方俊明走遍了武汉的每一个角落,脚上都磨起了泡,自从方俊明瘫痪后,从来不出门,这一次在刘姐的帮助下,到了原来工作的单位看看,到各景点玩玩,又回到了火热的生活中,兴奋得像个孩子,有说有笑。临走时,她又为方家购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自己除车票外,身上仅剩余5元钱。临别时,方俊明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方俊明视刘玉晶为自己的亲姐姐,是自己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每当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的时候,他经常给刘玉晶来电话,接过电话,刘玉晶一听是方俊明,为给方俊明节省电话费,立即让他放下电话,自己打过去,而自己一挂就是
12. 毛泽东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刘玉晶以一个普通人的高尚情怀,十几年如一日,始终把这件看似平凡却极不平凡的事情坚持做下来,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她从没有把自己内退,丈夫失业的事儿告诉孩子们,让他们以为自己还在单位上班,过得还好,不愿他们知道真相,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13. 经常以“树立大局观念、维护领导权威、团结协作为重”自律,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14. 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15. 爱与奉献,就像两朵相互勾连的玫瑰,为了彼此绽放着光芒
16. 重大活动供电上出了故障,主动承担责任保护干部;抗震救灾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灾后重建有序推进。
17. 一个人只要不停地奉献,就不会感到寂寞。
18. 现在,刘玉晶的付出,已有回报。屠振寰大学毕业,在法国发展;大山里的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王浩已经大学毕业了,王浩的妹妹王二毛也上高三了;张波波也在西安电力大学读书;方丽玲也读大学了;潘林、潘月职高毕业后也已经工作了;李红和女儿也很快乐地生活着;她资助的孩子们,有的面临高考,有的在上高中或外出打工。因为她的资助,这些人和孩子们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命运。
19. 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20. 很高兴,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启动老干部“道德讲堂”,感受道德的花香,重温仁爱的美德。
21. 作为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xx市率先在xx的省级以上文明单位试行。
22.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点评就进行到这里,很多老同志未能参加交流,过后可以通过支部讨论、网站论坛、书面交流等多种形式畅谈所思、所想、所悟。
23. 为人民服务,天堂在人间
24. 山东的李红因生女孩而被婆家赶出家门,李红哭天天不应,娇滴滴不灵,绝望中想到了死……刘玉晶不仅寄去钱和信,而且为这个女孩起了一个震耳的名字李赛男,从此她又多一个女儿。
25. 珍爱生命,珍惜爱情,心怀感恩,大爱无疆。
26. 2002年刘玉晶的母亲重病住院了,孝顺的她为了更好地伺候母亲内退了,可刚照顾了母亲13天,母亲就去世了,这个打击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也太难以承受了。她内退后每月收入仅有600多元,丈夫此时也失业了,每月255元失业金,一共也就900多元钱,儿子考上大学还需要2万元学费。为了这些孩子们,她擦干了眼泪,打起了精神,毅然走出家门,来到大连市三利消毒有限公司工作,以补贴资助费用的不足。单位里除了她都是男同志,大多数比她年轻,面对新的环境,虽然自己在下乡时腰和腿受过重伤,但她没有退缩,和大家一起爬上爬下,处处走在前头,深得大家的爱戴。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她到辽师大生物系进修两年半,取得了卫生检疫专业证书,拿到了工程师的职称。单位的总经理林福顺也非常支持她从事的公益活动,这更坚定了她坚持下去的决心。
27. 为了使“道德讲堂”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我局专门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jú长曹金海担任组长的道德讲堂领导小组。
28. 同时勇当道德建设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再作新贡献。
29. 虽然经历了许多,可是天性乐观的刘玉晶已经学会忘记困苦,对于过去自己做过的很多事情,她无怨无悔,对于未来,她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事情。她说:“我下乡时腿被砸断过,我在水库干活时差点被淹死,我得过败血症、尿毒症,但我坚持了过来,可以说我捡回了三条命,人只有一次生命,我却得到了三次生命,我要把这三次生命回报给社会,做一名善良的人,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能做多少做多少。”
30.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讲堂的第二个环节:看一个短片。
31. 有请市二中老干部党支部钱井泉书记谈一谈对宋英无私奉献善举的看法…谢谢钱书记。
32. 姜美善、宋英二老的高尚的品德节操、纯洁的党性坚守是我们行走在爱心奉献之路上的一盏明灯。
33. 环卫工人虽然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但真正愿意主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多。
34.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以宋英为榜样,坚守***人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
35. 宋英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6. 我局开办“道德讲堂”,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关心、重视和指导,今天叶部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亲临讲堂并现场指导。
37. 下午一位管着320多位环卫工人的大班长,讲述她搞好环卫工作的三点体会:一是心态放平和,在人们肯定中感悟成就;二是敬业放首位,在默默无闻中成就事业;三是人本为核心,在相互关爱中展现凝聚力。
38. 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39. 你能获得的最大幸福,就是使别人幸福
40.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
41. 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
42. 各级老干部党支部纷纷开展学习讨论宣传活动,市老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团也积极参与其中,组建宣讲队,广泛宣传宋英先进事迹。
43. 这次活动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借用xx常州的经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安排了本单位一位先进模范人物,通过“道德讲堂”这种形式,讲述自己经历的工作中很有创意的三个故事,以及工作中的教训,表明公务人员做人做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44. 单纯而快乐的人生即是我们彼此奉献之后留给世界的真正遗产
45. 1998年,四川的潘林、潘月两兄弟,为了偿还拖欠的学费继续上学,两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绑架了村里的小男孩,她马上与报社联系,并及时给孩子们寄去了学费和衣物。
46. 这段经典名言曾经指引我们老一辈革命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更激励他们在离退休后,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为南通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47. 今天,“道德讲堂”的启动是文明的传承,是爱心的接力。
48. 心系群众、扶贫济困的大爱情怀,时刻铭记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在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中创先争优,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光辉业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49. 真正的奉献是自我忘却,心灵和物质的全人发展
50. 同年5月 ,她从《辽宁法制报》上看到了武汉勇救落水儿童而高位截瘫的方俊明,在病床上呻吟了10年,父亲去世,妻子离弃,留下仅1岁的女儿和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他对生活丧失了勇。刘玉晶以大姐的善良心,给方俊明寄去了身上仅有的100元钱,随后又寄去一封长信,支持鼓励他。十年来,她给方俊明及其女儿寄去的不仅是钱和物,而且是最宝贵的精神力量,给方俊明增添了活下去的勇气。每到“六一”国际儿童节、春节等节日都给其女儿玲玲送去母亲的慈爱,玲玲也把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玉晶视为她唯一的妈妈。
51. 1988年,刚刚30岁的刘玉晶便开始帮助特困生屠振寰,并一直资助了8年。从此,刘玉晶走上了一条奉献之路。
52.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53.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指导!参加今天讲堂的还有市直企事业单位和部省属单位的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以及市委老干部局的干部职工,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
54. 做好事不留名,这就是奉献的最高境界
55. 有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用激扬的歌声、澎湃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唱响我们心中的爱!让我们齐唱:《爱的奉献》……
56. 伟大的奉献是无私地付出而不图回报
57.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经典,依然觉得意义非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诵读。
58. 他们还从市环卫处请来一位“xx十大女杰”,讲述她在环卫工作一线的酸甜苦辣,以期对本单位干部职工一些启示和教育。
59. 愿道德清风时时吹拂,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境界。
60. 家住西岗区北京街道的刘玉晶原是一名普通工人,爱人在工厂做厂警,夫妻俩人都是靠工薪吃饭的。婆婆常年患病,住了九年医院,九年间,每天都是刘玉晶到医院为老人送饭,婆婆近年去世,公公也已80多岁了。唯一的儿子大学刚刚毕业,生活实在不富裕。十几年来,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用过一瓶高档化妆品,她却拿出三万多元钱,捐助了十九个孩子上学,帮助了多个困难家庭渡过了生活难关。步入她家,你不仅看不到豪华的装饰,连洗衣机都没有,打开柜子,都是旧衣服,很多都打上了补丁,但柜子里精心保管的厚厚的牛皮纸袋里,记载了刘玉晶十几年来坚实的脚印和充实的人生。
61. 奉献是最美的风景,没有之一;奉献是最高的峰顶,无人登过;奉献的精神是我国一切伟大创造力的源泉
62. 奉献不一定会带来感恩,但一定会带来成长。
63. 孩子们有时写信写到:刘妈妈,听爸爸说您那里有大海,刘妈妈您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长大了,我一定要用自己挣来的钱去看望您!
64. 默默地奉献,慷慨地付出,宋英正是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是一名高尚的、纯粹的***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中国好人”。
65. 奉献便是全部,一切都包括在奉献当中
66. 只有牺牲小我的时候,我们才能获得大的收获
67. 奉献是一种信仰,一种使命,更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68. 宋英捐献的是一百万元存款,更是储蓄了一辈子的大爱!这一切,彰显出一个真正***人的纯洁与无私,让我们感受到老人那质朴无华中的大爱无边,淡泊高远中的大善无垠!
69.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70. 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的公民文明素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71.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jú长曹金海,市文明办综合联络处处长颜静,市级机关工委宣传处翟一余同志,
72. 下午,参加一个“道德讲堂”活动,深受启发。
73. 刘玉晶读完了大专的全部课程,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她的事迹被各新闻媒体报道、传播。她也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学雷锋积极分子”、“辽宁省百户特色家庭”、“省、市双文明标兵”“省、市十佳好母亲”“市‘三八’红旗手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