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核心语录,助你领悟道家智慧!

面书号 2025-01-10 11:33 8


探寻智慧之光:开启精粹之旅

1.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2. ——第三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 万事万物在没有形成之时就是“无”,自从能叫得出名时,也就是“有”时,则是世界万物形成的本源才开始命名,这是老子揭示宇宙的来源论。

8.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 我们姑且把人的悟性分为三种:上等、中等、下等。悟性最上等的人,他听了“道”的理论,马上就明白了,就会积极地去实践,把这些理论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悟性中等的人呢,他听了“道”的理论,半信半疑,有时候相信比较多一点,有时候怀疑比较多一点,有时候也会去实践一下,但不久又放弃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一类人。悟性最下等的人在听完“道”的理论后,他完全听不懂,他以为你在讲故事,开玩笑,所以就会哈哈大笑起来,如果他要是不笑,那反而就不足以称为“道”了。

10.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1.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12.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3.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16.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17. ——第五十一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18. 《道德经》经典的句子有哪些

19. 《道德经》全文——数数看看,有多少耳熟的句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2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2. 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2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4.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25. 一部《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句句都是经典,句句都意趣无穷,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26.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8.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9. 本文目录一览:

30.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第五十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1. ——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2.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33.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4.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35.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6.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7.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8.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39.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0.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41.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42.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3.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44.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45.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46.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7.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人的美丑,是没有什么固定标准的,一个人在你的眼里很漂亮,但在别人眼里,可能就不漂亮了,这是因人而异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就算是同一个人,你心情好的时候,可能怎么看都很漂亮,但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怎么看都不顺眼。所以不管是人还是事物的美丑,是无法定下一个普遍的标准的,我们看大自然的各种动物、植物、万事万物,你说哪个美?哪个丑?没有分别呀,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看点。

48. 世上再难做的事情,也有它好做的时候,人之所以成功大事就是从这件事情还是很简单的时候就开始去做了,做天下大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做成了,所谓大事也是从小事开始做起的,所以做大事、难事,成就大业都是从最简单的时机,从小事做起来的。

49.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50.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

51.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52.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53.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55.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56. 上善若水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善字。善,我们理解为是善良。老子说善良的人就像是水一样,具有高尚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道德经中最核心的一句话,因为我们善良,所以品德高尚,也符合道德经的主题。

5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8.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59.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6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6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3.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64. ——第四十九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5.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6. 道德经最核心的一句话3、《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67. 最早知道《道德经》这部经典,应该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名言。然后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到了大学,对儒释道三家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就更加入迷。下面就分享几句《道德经》中感悟最深的句子:

68.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9.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70. 就连“道”这个“名”,也只是暂时勉强而起的一个名字,并不是永恒的“名”。所以开篇这两句话,老子就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文字相,一定要跳出圈外读这部经典,不要掉进文字相里面出不来了。

71. 邻国相望,鸡犬度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2.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73.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74.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5.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6.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77.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上善若水。

78.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7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0.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这个“道”,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诸子百家,讲的都是“道”。这个“道”就是宇宙万物最原始的那个东西,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道”中,都离不开“道”,所以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是究竟什么是“道”呢?又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因为只要用言语表述出来,就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永恒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