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10 11:32 13
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徜徉于经典的海洋,让我们一同开启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
1.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子思《中庸》
2.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4.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5.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6.
7.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8.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9.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1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3.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4.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贾谊《楚辞》
15.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6.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7. 世情宜假不宜真,信假疑真害正人。若是世人能辨假,真人不用诉明神。——冯梦龙《警世通言》
1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9.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脸上来。——冯梦龙《警世通言》
2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1.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
22.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4.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2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6.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曾子《大学》
27. 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28. 不说话的人聪明。((诗经)序)。
29.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0.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33.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34. 1 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35. 酒既行,珍肴杂错,入口甘芳,并异常馐。——蒲松龄《聊斋志异》
36.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37. 不远千里,五十步笑百步,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缘木求鱼,引领而望,挟泰山以超北海,寡不敌众
3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39.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40. 亦心之善兮,虽九死其仍不悔。“楚辞”
41. 知我心忧者。认识我的人不知道我所要求的。
4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43.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4.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贾谊《楚辞》
45.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46.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4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8.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4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5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5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2.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励志名言)
5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4.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5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56. 那就是鹿的碧玉,只进入森林。君子几,不如舍得,为小气。
5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8.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59. 理想国 经典名句摘抄
6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61.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贾谊《楚辞》
62.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63.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64.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65.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金缨《格言联壁》
66.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67.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68.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9. 本文目录一览:
7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7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