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深度感悟篇!

面书号 2025-01-10 09:38 8


揭开神秘认可的奥秘:深度感悟篇!

1. 永远不要爱上自己的产品,应该要爱上用户的需求,真正围绕需求不断抛弃和调整产品。

2. 我们每天都会与人为伴、与事为伍,仅凭本能生活不是不可以,只是更多地被动接受自己的命运。什么是〖头脑喜欢的〗,什么是〖心里喜欢的〗,什么是〖自己的天赋所在〗,什么是〖人生雷区〗,这些很重要的事情,值得深究的事情,大家清晰多少呢?对自己负点责任长点心,一旦开始对自我有了清晰深刻地感知和了解,会减少很多迷茫和纠结。人很渺小和无能的,大部分时候根本无法选择所谓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选择我们以何种态度、理念、意识面对遇到的一切!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个〖知〗代表了什么?见仁见智吧

3. 我觉得我跟周岭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不能脚踏实地的去践行自己的理论,不能系统的把自己总结和感悟到的东西变成行动。而且我有些高估自己,这也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

4. 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5. 首先,沉醉自身到预设心里。从自我感觉良好,到所谓的“势利”,总是埋藏在自己的心底而并未被自己所发现。其实,在工作中,总会沉醉于自身的一点小小的成就之中,比如在从事设计行业时,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小白,到给人开始单独设计logo、企业VI时,感觉自己的能力已经可以,有时候也在沾沾自喜,当受到别人的差评时内心也会出现一种声音来抵制,有时候也会达到自我的要求而开心,殊不知在别人看来这并不值得一次,直到看到了这本书才发现,这其实只是自身的沉醉而已,也就是所谓的自娱自乐,却没有看到外界的天的广阔。

6. 首先谈谈《认知觉醒》这本书的作者周岭本人。看他写的后记,他也是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写作本书也是为了送给女儿,为了弥补没有陪伴女儿的遗憾,让女儿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成长。同样的,他也有过连续写十年日志的习惯,而我从初中就有记流水账写日志的习惯。我也有一个女儿,也同样没有办法陪伴她一起成长。

7. 人的天性就是急于求成、趋易避难。人的大脑主要由情绪脑和潜意识控制,很多人做事都是被情绪所控制,无法用理性脑来控制行为。

8. 再次,认知的不足与缺少沉淀和积累。其实认知并非不足是常态,人无完人,但最好的自己应该是要对某一目标,某一现象有着深刻的认知,要学会做好目标,从而分解目标,最终达成目标。还记得第一年参加工作时,有人告诉我要定一个目标,但我总是不明白为何定目标,逐渐的才发现,其实目标很重要,因为目标就是你现在对未来的认知,并策划好自己即将走的路,才能抛弃懒惰,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沉淀更多的经验,在转瞬之间抓住机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9. 及时止损。

10.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11. 产品,从来不是核心竞争力。

12. 昨天参加了个小活动,持续对自己认知中。对自己不断观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13. 赚钱,不是商业的起点。

14. 当从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第一印象是认识自我,认识自身的劣势与不足,借此提高自己而已,但读完序言之后才发现,要想突围认知,并非仅从分析自身不足开始,更是首先从认识共性上升到确定自身的共性到逐步弱化自身的负面效应,脚踏实地的向着“明白人”前进。

15. 再从〖五者天赋〗来分析,论起表演性、带动性的能量场,〖赢者〗是首当其冲的。其从头到脚对自己有包装,对人群中最闪亮位置的渴望,对第一名的本能索要,都是〖赢者〗属性的人天生的优势。且大多数〖赢者〗口才表达能力也很强。而我是〖思者〗且是思偏学,我对结果没有执着的抓取,差不多就行。我喜欢个性的、有创意的活动和事情,而对这种指定的千篇一律的朗诵真心无感。我的“偏学”会让我迅速整理他人的内容,并找出漏洞,按照自己有条理逻辑反驳回去。是的,思偏学特质的人也较多地“善辩”。这几年很火的一个辩论节目〖奇葩说〗,我是忠实粉丝,几乎每期都追,里面的辩手也多是〖思偏学〗属性的。了解不同属性也很重要和必要,就这喜好来说,我如此粉〖奇葩说〗,觉得很好极其好,就是理所应当地想让自己孩子喜欢,也跟着学习着点。但我的宝儿是〖学者〗属性呀,学偏赢,对她来说辩论是挺好的,但辩论的人必须有要求。不是权威不服气,不是名家不关注,思路不清晰 逻辑不严谨是不会得到她认可的。她重细节求完美,而我只要整体感觉好差不多就行。在深刻了解彼此后,就会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接纳!

16. 从〖人类图〗的分析中,我是南交点38号闸门,落在摩羯座,标准的南摩女哦,部分特点是性格、表情常给人严肃的感觉,情感不怎么能很好地表现出去,北交点又是39号闸门,虽然有巨蟹属性了但39号闸门的挑衅能量才是我的主旋律。所以需要丰富情感的诗朗诵对我来说是如〖死穴〗一般的存在。这也包括其他表演,我记得十几年前自己很苦恼的就是舞台的表情,笑得太假还难看,每次演出我都觉得自己动作尚可表情无力。所以那时我跳肚皮舞时都更倾向于“部落风”,看过部落风格肚皮舞的就明白,这风格的舞蹈,对表情的要求貌似只有严肃。但那时不了解自己呀,对自己有很多的否定和不认可,不像现在的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为 什么不可为,不难为自己。那么像这样的设计适合什么呢?答案是辩论(在此只针对需要表达方面),因为辩论的氛围可以激起38号的战斗意识,遇强则强、不服输的能量,还有39号闸门的对自我、对他人的精神挑衅。通俗点说就是“杠精本精”,试问哪个喜欢辩论的不会杠,哈哈。

17. 做企业,比的是慢、是笨、是扎实,是聪明人下笨功夫。

18. 你的出发点,决定了你的终局。

19. 每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和文化属性。

20. 看完第一章节之后才发现,其实我们并未真正的认识自己,总结之后其实就可以用四个6个短句来总结,无非就是1、沉醉自身;

21. 总之,通过第一章节,真的使我认识到了很多,其实工作也是相互的,你付出的多少也关乎自己未来的成功值有多高,人总是要做好沉淀与积累,在机会来临时不会手足无措的眼睁睁的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必将会促使自己更加的看清自己,认识自己,努力吩咐自身,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是抓住机会的利器。

22. 战略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成败。

23. 反思流于表面,自欺欺人。面对让自己内心痛苦的事,总是选择逃避,缺乏正确的认知,不能将情绪和理智分开,总是被情绪带偏。只有不断做拉伸运动,才能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好性格,让时间的复利发挥作用。

24. 你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

25. 要么你就迅速做大,要么快速出局。

26. 其次,不懂装懂。其实有时候人都在不懂装懂,而我自己也是这样,对于别人的讲解,有时候其实明白了一部分,但也许碍于面子,也许碍于心里的影响,也许自我感觉明白,哪怕不懂也要懂了。工作中的问题与数学题很像,懂了就是懂了,哪怕不懂装懂,再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累死的问题也照样不知道该如何解答。

27. 通过第一章节,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学习,切实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

28. 终于读完了《认知觉醒》这本书,脑子里留下了许多的感触和感想,却不知道该怎么整理和描述。也许我应该读第二遍,然后好好的做做读书笔记,不过目前我最想做的事,还是想把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写下来。

29. 《认知觉醒》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指出了我们人生中的几大痛点及问题产生的根源,从底层逻辑解释了我们为何会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30. 最后,“势利”贯穿于行为。“势利”二字分解开来变为“势”与“利”。势可以理解为势力、气势,利解释为利益,其实人总会想着占便宜,势利变由此变为了贬义一词,舍得酒的广告一直在我脑海中,有舍便有得,在我认为这就是解决“势利”的一把利器,只有客观的对待,要有放弃的精神,才会有得到的希望。

31. “势利”贯穿于行为之中。这六点无异于贯穿于任何人的心中,只是有的人更早的认识到了这种人的共性,从而在努力着弱化着这种负面的效应。

32. 没有学会在舒适区的边缘培养自己的习惯。总是三分钟热度,给自己定下超出自己能力圈的目标,靠意志力可以短期坚持却无法持续改进,从而总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33. 周岭说他从36岁开始觉醒,而觉醒正是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其实,想起来,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也是高中那几年,因为那几年我每天都会反思自己,每天都会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感到痛苦,然后拼命的想要学习和改变,那个时候我一直处于痛苦区。后来随着自己的努力,人生也渐渐的步入了舒适区,虽然也在学习和反思,但却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东西,知识点都是碎片化的,更加没有用心去整理。

34. 对工作的认知和感悟,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对于其所从事的工作、职业的一种态度和定位,这个包括了自己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否满意自己现阶段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了自己对于所从事这份工作接触到身边人的一种评价,一个人对于自己工作的认知和感悟会直接决定他的工作态度,也会此外直接造成他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是否能够胜任或者取得成就的一个主管方面的决定因素了。

35. 懂得放弃,才能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