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10 09:14 9
中的智慧:探寻儒家经典中的道德精髓》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 巧言令色,鲜矣仁!
4. 君子不器。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人无远虑,必有近烦。
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 言必信,行必果。
11.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12.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13. 人生在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4. 行百里者半九十。
15. 和而不同,道虽小必有可观之处。
16.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何以报直?
1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1. 亲爱的读者们,论语中的这些句子以及诚信之道中的名言名句,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它们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诚信是最重要的品德。正直、坦诚、真实的态度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是我们在追求美好人生道路上的基石。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以诚信为准则,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在这个充满诱惑和纷争的社会中,希望我们都能秉持诚信,与人为善,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宜居的世界。愿我们的生活充满诚信和温暖,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2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3. 白话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诚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4. 白话译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5.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26. 白话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27.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8. 白话译文: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29.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0. 白话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3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2.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33.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34.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35. 君子贞而不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36.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坚守正道,而不是不顾是非的去讲究信用。”
37. 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38. 译文:说话一定要坚守信用,说道的事情,一定要能够做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果断。
39. 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40. 译文: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4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42. 译文:我每天都用三件事情来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情,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都学到了?
4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
44.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就像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