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所需证据主要包括:
- 劳动者入职方面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等。
- 关于约定工资、工作时间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 劳动者工资发放的证明,如银行流水、工资条、代发工资协议等。
- 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明,如考勤表、打卡记录、工作日志等。
- 劳动者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明,如工作职责说明、项目清单、工作成果等。
- 双方主体身份的证据,如申请人身份证件、被申请人的工商基本信息、营业执照副本等。
- 考勤记录,如考勤表、打卡记录等,用于证明工作时长与加班情况。
- 社保缴费证明,如社保缴纳记录、代发工资协议等,用于证明劳动关系。
- 解聘证明文件,如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书、辞退信等,用于证明解聘情况。
- 医疗证明,如医院的诊断书、工伤认定书等,用于证明受伤情况。
- 企业微信证据,如截图、聊天记录等,需进行公证或保全以确保证据有效性。
- 其他辅助证据,如同事证言、录音录像、工作场所的监控视频等。
在收集和准备证据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 在仲裁时效内提交证据,避免超过时效导致请求不被支持。
- 如需增加、变更仲裁请求或提出反诉,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
- 准备好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
- 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仲裁申请书副本。
- 核对证据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 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 根据案件情况可能需要带其他相关证据。
通过掌握和正确运用劳动仲裁证据清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确保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