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揭秘家庭影响:20句原生家庭金句,解锁幸福生活秘诀!

面书号 2025-01-04 08:27 4


1. 你必须要经历和感受这些情绪(比如悲伤),这一才能冲破它们对你的束缚

2. 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3. 这种产生于群体内部,以极端情绪经历的共享和交流为基础的友谊往往极为坚固。

4. 悲痛的情绪包括震惊,愤怒,怀疑,当然还有悲伤。

5. 理解你的观念和感受之间的关系,是停止自我毁灭性行为的重要一步。

6. 小的时候像所有孩子一样,你将父母的认可或反对当作衡量自己好坏的标准,由于有毒的父母的意见原本就是扭曲的,所以你只能牺牲自己对于现实的认知,来接受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长大后你可能还在做着此类的牺牲。

7.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使用非辩护性回应的句子,这种回应对打破”攻击—撤退—防守—升级“:哦?噢,我明白了。这样啊。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很遗憾,你不赞同这一点。让我想想。很抱歉让你伤心(生气,失望)了。

8. 除夕夜,让快乐漫上心头,让喜悦充盈心田,让幸福包裹人生,让吉祥洒满窗棂,让美好默默祈祷,再让祝福锦上添花:祝你除夕开怀,福运无边,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9. 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10. 我们的重点需要从父母对我们做了什么转移到我们还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以减少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你的问题不会一夜之间迎刃而解,这不现实也不负责,我们会找到令人振奋的与父母以及其他人的相处新模式,你将重新界定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重建全新的自信和自我价值。

11. 观念衍生出规矩,内心的感受令你必须遵守这些规矩,于是你的行为就产生了。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你就要根据这个公式倒退回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感受,从而改变规矩。

12. 24当父母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时,我感到愤怒。

13. 在完成了写信,角色扮演,小组练习,与父母对峙,就将来与父母的关系做出决定后,将可以“毕业”。

14. 不管你多么沮丧消沉,总有更好的生活在等你——摆脱愧疚,恐惧和屈辱的,自尊自爱的生活。

15. 有时候觉的真的很累,别人理不理解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的不体谅不理解,最让我崩溃压的真让人喘不过气

16. 记住,一旦你生气,道歉,解释或是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主意,就等于是把大部分的主动权交到他们手上。如果你请求对方原谅你或理解你,那么你就给了他拒绝满足你要求的权利。如果采用非编户型回应,你没有任何要求的时候,就不会遭到拒绝。

17. 26当父母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我感到愤怒。

18. 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承受追求自主生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快。

19. 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仅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

20. 如果经历过于痛苦,回想让你感到难受,你也可以试着想象这些感受都属于另一个人,那个人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和你的一样。但其实你并没有丢失这些感受,你可以找回它们,你只是把它们放错了位置。然而,无论如何,你必须重新拥有感受,才能获得心理痊愈。

21. 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作你大部分人生决定的基础时,你正在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中毒的孩子十分需要父母的认可,这种需要使他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很少有人可以绝对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完全不需要父母的认可。我们成年后虽然人离开了家,但心其实并没有离开。

22.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有毒的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实际上却没有赋予他们真正的爱,反而令他们觉得爱是一种混乱的,戏剧性的,令人困惑甚至痛苦的情感——他们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心愿和梦想才能成全爱。很显然他们感受并不是爱。

23. 如果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灌输和影响,你仍可以自由地拥有自己地信念,情感和行为,那么你就进行了“自我界定”。如果父母不喜欢你的做法和想法,你将不可避免地忍受一些不快。在你没有为了他们义无反顾地改变自己地时候,也要忍受他们对你的不满。即使你的某些观念与父母一致,或者你的行为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对你来说,拥有选择的权利以及质疑他们的自由仍然至关重要。这并不是说我在鼓励你无视别人的情感,或者全然不顾你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影响。但你也不能允许他们对你的肆意妄为。我们都应该在照顾好自己和关心别人的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没有人的自我界定是完全准确的。我们都是庞大社会中的一部分,都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没有人能完全摆脱情感依赖,不论何种形式,也极少有人愿意这样做。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开放式关系需要一定的感情上的相互依存。也正是如此,自我界定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具备灵活性。向父母妥协也没什么错,只要是出于你自己的主观意愿。我想说的是, 保持你情感的完整性,忠于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

24. 13当父母威胁要收回他们对我的爱时,我感到害怕。

25. 喜欢一个人安静的聆听单曲循环一首很伤感的音乐;喜欢自由,不受拘束;喜欢数字7;4喜欢黑色白色紫色蓝色;喜欢观察生活;做错事之后会总结教训;喜欢哲学,心理学还有地理;很在乎别人的态度;不会轻易吐露自己的心事;从不认输。

26. 有毒的行为模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惊人的相似:痛苦和折磨。打破循环意味着不再像受害者,也不再像虐待者那般行事,不再在配偶,孩子,同事,权威人士和父母面前扮演依赖他人,百般无助的孩子的角色。打破循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出承诺,和你父母当年对你的态度相比,你要更加体贴关爱自己的子女。不应该仅仅因为自己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关爱和抚慰,便剥夺孩子从她身上得到这一切的权利。

27. 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28. 我们竭尽全力地做出种种抗争,希望父母可以对我们更家慈爱和宽容。可是这种斗争会耗尽我们的精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混乱和痛苦,注定徒劳无功。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这种抗争。这并不是说你必须同父母斩断联系,而是你必须放弃:改变父母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尝试。寻找获得父母关爱的做法。对父母持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幻想总有一天父母会给予你应得的关心和支持。

29. 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会经历一个艰难而疲惫的过程:准备好应对挫折和失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地磨练自己。焦虑,恐惧,内疚和困惑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可避免。但这些魔鬼将再无法控制你,这才是关键。

30. 6当我令父母失望,或者我伤害到他们的感情时,我感到内疚。

31. 自我毁灭性的观念常常会带来痛苦的感受。我们的感受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事实上所有的感受甚至那些最强烈的恐惧,快乐或痛苦,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观念。

32. 你需要做的是开始质疑那些隐藏在你脑海中的错误观念和自我毁灭性的行为,将它们抛弃,拥有真正的自我。但是在此之前,你得慢慢探寻你真正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模样。

33. 我们愤怒,我们害怕的事情会发生;我们不愤怒,那些事情同样极有可能发生。

34. 12当我要告诉父母一些可能他们并不想知道的事情时,我感到害怕。

35. 许多人对父母的反应几乎是自动的,下意识的。你对他人的反应取决于他们对你的认同感。只有在没人反对你,批评你,厌恶你的情况下,你才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你的感情相对于激发这些感情的事件来说往往过于激烈。你可能会把一个小小的建议看作人身攻击,把有建设性的微笑批评看作个人的失败。没有了别人的肯定,连维持最起码的情绪稳定都会十分艰难。其实你的这些回应相当于说“只要听到父亲的声音我就生气”当你任凭你的情感反应变得一触即发,就意味着放弃了自我控制,把自己的情感拱手交到别人的手上,也就给了对方掌控你的巨大能量。

36. 当你压抑自己的愤怒,你就会变得抑郁或者狂暴,其他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和你公开对他们发火的结果是一样的。不加控制的愤怒通常是带有毁灭性的,尤其当这种愤怒被压抑在我们清醒的意识之下,不断发酵升级之后。

37. 男子汉大丈夫要说话算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到做到。

38. 开工大吉,收到者,福气自天而降,人气自地而升,财气自东而来,喜气自西而至,运气自南而到,旺气自北而袭,瑞气由心而生,祥气由我而发!祝你凌云豪气,珠光宝气,兴旺盛气!?>

39.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40. 原谅这一举动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本质的,持久的变化,其中有些人甚至觉得心理更加不舒服。面对自己的遭遇,我们首先需要发泄愤怒,需要哀悼我们从未得到过渴望许久的父爱和母爱这一事实,不应该去弱化和抹杀曾遭受的伤害。原来和忘记,意味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只有当父母努力去求得我们的原谅时,这种原谅才有意义。只有从有毒的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才能获得情绪和内心的真正平静,并不一定非要原谅他们。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41. 28当父母企图通过我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时,我感到愤怒。

42. 20当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却伤害到父母的感情时,我感到难过。

43. 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44. 紧密纠缠的亲子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孩子为了安抚父母而不断屈服,无论孩子自身有何种需求和期待,他们永远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第一位;另一种表现截然相反,当孩子大吼大叫,威胁父母时,或者与父母完全形同陌路时,其实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仍然密不可分,虽然这一类型看起来不同,但实质上父母仍然紧紧地控制着孩子的感受和行为。

45. 随着你变得越来越自主和独立,你的父母也会愈发感到不快。将变化视为威胁是有毒父母的天性,他们会十分抗拒你的变化和健康的行为,所以你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认知,这非常重要。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可能会接受崭新的你,你和他们之间可能会衍生出一种类似成人之间的正常关系。但他们也有可能会抗拒到底,竭力维持旧的关系模式。不管怎样,能否从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中脱离出来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

46. 25当父母对我的想法、感受、行为指手画脚时,我感到愤怒。

47. 不用急着否认,或许你只是避免被这种强烈的感情灼伤,反而将它深埋在心里。在你童年时,可能伤害让你反复告诫自己麻木才是最安全的;可能你因为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被惩罚过;又或者你的感受太痛苦了,为了继续生活下去,你只能将它们深藏在心里;可能你要暗示自己根本不在意;也可能你要向父母证明他们不能伤害到你。

48. 你可以继续像个孩子似的幼稚和无脑,等待父母给你发放成人许可证。但实际上,决定权在你的手里,而不是由他们来掌握。当你真正地放弃斗争时,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也会顺利起来。

49.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50. 自我界定不等于自私自利,自私这个词开启了我们所有的愧疚感。

51. 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52. 绝望,以前有任何困难都是失望!这一次绝望了。对自己对家人对所有人都是失望!我没想到今年会变成这个样子不想苟活下去结束算了我还有什么值得活下去呢?

53. 选择是自我界定的关键。经过选择而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能让我们远离消极的反应。权衡各种选择后自觉还无法与父母抗争而向父母投降,和因为绝望而自我放弃抵抗,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做出选择就意味着向自我控制迈出一步,而应激反应则意味着退回受控于人的境地。

54. 通过这本书的练习,你正在将衡量标准从父母的意见转变为自己的想法。你正学着相信自己对于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尽管父母不同意你的观点或不认可你的做法,但你仍然可以抵御他们的否定带给你的焦虑,因为你不再需要他们的认可。你正在成为自己的主人。

55. 21当父母不喜欢我的(丈夫、妻子、恋人、朋友)时,我感到难过。

56. 19当父母说我毁掉了他们的生活时,我感到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