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1-04 06:01 3
1. 曲罢曾教善才伏(伏:自叹不如),妆成每被秋娘妒。
2. 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3. 琵琶行中这一段是写琵琶女高超演技,起伏回荡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5. 低眉信手(信手:随手)续续(连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6. 座中泣(泣:眼泪)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7. 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
8. 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情景式默写
9. 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①、赵翼认为白居易不应该不顾身份地邀请琵琶女弹奏琵琶。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的?(可从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风及其能冲破封建等级观念的角度回答。)
11. 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12. 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3. 醉不成欢惨(惨:悲伤)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4.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 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16. 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大弦(最粗的弦)嘈嘈(声音粗重)如急雨,小弦(最细的弦)切切(声音轻细)如私语。
18.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促:紧,迫)弦弦转(转:变)急。
19.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歌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点明寂寞悲凉的心情。由于景物环境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浸沉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优美动人。
20. 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的感喟。
21.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2.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妆泪:用脂粉打扮过的脸上留着的眼泪)红阑干(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23. 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溅射),铁骑(带甲的骑兵)突出刀枪鸣。
24.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5.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面哭泣)。
26.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7.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年纪大了)嫁作商人妇。
28.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29. 弦弦掩抑(掩抑:低沉抑郁的乐声)声声思(思:愁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30. 就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的诗句,表明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31.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2. 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其中的嘈嘈、切切、花底滑、幽咽,都是叠音、叠韵词。令同时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和过客心潮涌动,思虑涌动,无言的看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
33. 去来(走了以后)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34.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翻酒污:泼翻了酒而玷污)。
35.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音乐)。
36.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红绡:一种丝织品)不知数。
37. 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9. 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40. 再次弹奏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写尽音乐的感人力量。
41. 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42. 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43.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暂:忽然,一下子)明。
4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旨句)
45. 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叹息声)。
47.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48. 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49.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四根弦同时发声)如裂帛。
50. 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52.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53.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54. 第一次演奏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浸在音乐当中,衬托音乐高超迷人。
55.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独倾:独自倒酒)。
56. 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